(相关资料图)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增长0.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近期CPI持续走低,引发了一些对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的讨论。央行近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力回应“通缩担忧”,明确了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也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特征。国际上通常认为,通货紧缩指总体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事实上,低通胀不等于通货紧缩。更为完整、严格的对通缩的定义是,“一个特征,两个伴随”,即价格持续负增长,并伴随货币供应量减少和经济衰退。显然,我国当前经济运行情况都不符合这些指标。
首先,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其次,我国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增长相对较快,4月末余额M2增长12.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生产供给继续好转、外贸韧性持续显现、数字产业等发展新动能继续壮大……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开局良好。
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是正常现象,不宜夸大其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的阶段性回落有充足的客观原因。首先,与供需恢复的时间差有关。由于我国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另一方面,疫情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需求复苏相对偏慢。其次,受基数效应的影响较大。2022年国际油价一度逼近140美元大关,今年以来已回落至80美元附近,也带动交通工具燃料和居住水电燃料CPI的同比增速走低。另外,疫情扰动导致2022年3月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也对今年物价产生高基数影响。
历史上看,21世纪以来,我国曾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的现象,也都有其客观原因。比如,2008—2009年和2020年CPI的阶段性快速回落,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超预期因素的影响;2002年CPI的阶段性回落,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供给输入充分等因素有关。事实证明,历史上CPI的阶段性回落,均未明显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走势。因此,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就不宜被夸大。
需要看到,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物价稳定的基础。总体来说,我国有能力保持供需总体平衡,也就有能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一方面,我国扎实做好保就业、保经营主体、保民生等工作,稳住了社会生产力,保障了经济循环基本畅通;另一方面,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为稳物价打下了坚实基础。比如,相较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我国通胀水平则保持在温和区间——过去一年、五年和十年,我国CPI年均涨幅都在2%左右。但也要看到,受去年同期CPI2.5%左右的较高基数影响,央行对未来几个月的CPI作出仍将低位窄幅波动的预计。总体来看,随着基数降低、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供需缺口有望加快弥合,我国价格涨幅低位运行是阶段性的,CPI涨幅将回归合理水平。根据央行的分析,下半年我国CPI中枢可望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
一些积极趋势已经显现。4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服务消费需求带动增强。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我们可以评判,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也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责编:赵静、曲源)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