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非遗发展如“破圈”?传统文化如何盘活?6月9日晚,以“非遗·无界”为主题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开幕。
南京灯谜、谷里鱼圆制作技艺、六合猪头肉制作技艺、古龠(yuè)演奏 …… 开幕式上,对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授牌,至此,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到251项。南京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界人士积极响应,现场授予秦淮灯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等六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工作者为“南京市非遗宣传推广大使”,南京云锦传承人吴颖也在其中,她说:“南京云锦看起来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其实通过当代化的设计,用科技性的方式让云锦‘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下,数字化为非遗创新传承插上了科技的“ 翅膀"。开幕式上,“南京非遗数字保护与应用平台”项目发布,“基于这个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介入,把纹样、色彩等非遗要素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去赋能非遗的一些新文创IP的开发。”南京文投集团文都云数字科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虹介绍,平台将助力非遗实现数字化共享、智能化发展、活态化传承。
为了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南京市外办精心打造了多条“外国友人看南京”国际交流参访路线,活动现场,首条文化国际交流参访路线正式发布。此外,皮影戏、面塑、剪纸、微雕、糖画……开幕式现场另设了包括非遗特色学校市集、非遗传承人市集、留学生非遗手作市集共计约 50 个不同内容市集,激发非遗经济活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蒋琰/文字、脚本 甘欣宇/拍摄、剪辑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