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工匠精神 | 汪芳青:匠心在焊花中闪耀

2023-07-09 19:35:5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 2023年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会工作联席会议6月28日在上海临港召开。会议命名40人为 首届“长三角大工匠”,其中安徽10位工匠入选。日前,记者深入采访了多名安徽入选的“大工匠”,倾听 他们的工匠故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在工作中展现出安徽工匠精神。

大皖新闻讯 从半路出家的焊工新手,到承担大梁的“中流砥柱”,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铆焊操作工汪芳青凭借着一颗匠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6月28日被评选为首届“长三角大工匠”。回看他的20年从业经历,闪烁的焊花照亮了来时路,坚定的初心依然熠熠发光。

半路出家 勤学苦练


(资料图片)

2003年,31岁的汪芳青抱着“多门手艺多个选择”的想法进入了焊接行业,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这个选择一做就是20年,还将带领着工人们一起生产出安徽省第一台盾构机,成为焊接行业的“最美工匠”。

由于入行较晚,一开始汪芳青的焊接技术不如别人的好,但他总是以最大的热情和专注投入工作,不断请教师傅,不停练习技术,在平时工作中持续积累,总结经验,很快他的技术就得到了进步,甚至比同期的工人学得更快。

“练”是汪芳青在采访中最常说的一个字,也是他习得精湛焊接技术的秘诀。刚接触电焊时,如何区分铁液与熔渣是一块“硬骨头”,为了能更快拥有区分二者的能力,他每天盯着它们观察,渐渐发现了这两者细微的差别:铁液的红为鲜红,顺着焊条跑,熔渣的红偏暗,逆着焊条跑,最终早于同期的工人们四个月练成了这项技能;在学习焊接倒铝管时,由于该部位必须保持空着状态,且要求焊接后的成品没有裂纹,所以难度较大,汪芳青从未退缩,夜以继日地在机器旁练习,一有机会就向师傅请教,终于成功攻克了这一难关。

汪芳青的两只胳膊上有深深浅浅数不清的斑点,这些都是他在焊接时被飞溅的火花烫伤的,但他没有一丝怨言,反而略显自豪地说:“它们都是我焊接路上的‘见证者’!”

苦心钻研 创新技术

经过辛苦地练习,汪芳青掌握了高超的焊接技术,他制作的产品常常被同事们称赞为“工艺品”,而他最满意的一件“工艺品”便是苦心钻研后制作出的安徽省第一台盾构机。

2018年,从业15年的汪芳青已经成为海螺川崎公司焊接技术方面的领军人物,这时他接到了公司制作生产盾构机的任务。

盾构机是一种高端工程机械装备,用于隧道掘进。但是盾构机的制造十分复杂,一是因为其焊接量大,盾构机的主要部位全部由倒角连接,焊接完整个机器需要花费一吨多的焊丝;二是对工艺要求比较高,盾构机自身的扭力比较大,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通过严格的测试检验,这就要求工人们必须掌握一级焊接工艺。

面对难题,汪芳青并未望而却步,而是苦心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汪芳青终于成功掌握了盾构机制造过程中最核心的焊缝技术,成为公司的“盾构机仓壁焊接第一人”,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安徽首台出口印尼盾构机制作。

第一台盾构机的成功制造、组装下线,填补了安徽省盾构机自主制作的空白,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创新。但面对“盾构机仓壁焊接第一人”这一赞誉时,汪芳青则谦虚地表示:“这不是我一个人做到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精益求精 匠心传承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这是汪芳青从业20年来对自己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正是在这种严格的自我管理下,他掌握了一流的技术,从行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多项荣誉。

为了将焊接技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汪芳青积极响应公司开展的“青年岗位练兵”活动,全身心投入“传、帮、带”工作,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公司涌现出多名技能达到一级焊接标准的人员,其中有4名徒弟先后在芜湖市焊工技能大赛中分别斩获二、三等奖。

谈到未来,汪芳青表示将继续踏踏实实工作,不断学习,努力追求精益求精、全力奋斗的工匠精神。

大皖新闻首席记者 朱庆玲 实习生 徐亚婕 采写(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