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130年的云烟在眼前霎那间浮现。”9月29日上午,在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内,市民门秀山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天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开馆暨历史城区文博展馆推介发布会在中山路召开。有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生活的楼房,有人在这里回忆起了儿时逛街的情景,作为中山路全新的文化地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鲜活样本,中山路城市记忆馆让老百姓在这里找到了回忆的注脚、看到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仿佛130年的云烟在眼前霎那间浮现
9月29日一大早,市民门秀山就来到了中山路72号、74号原青岛商会旧址。“我昨天从这里路过时,听说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今天开馆,所以我今天早早就来了。”
门秀山今年77岁,住在离中山路不远的科技街。“六十多年前,少年时代,几乎每个星期天,我都要逛中山路,主要是到新华书店看书。那时候,进书店看书,只要爱惜书,看多少时间,店员也不会撵你走的,节省了我不少钱。从书店出来,就顺便逛逛中山路。所以,中山路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说着,门秀山迫不及待地走进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参观。
一进大厅,就会被一面智慧互动大屏吸引,这是1913年青岛中心城区与大鲍岛街区图,从屏幕上可以看出,当时中山路周边已经发展成一片建筑物鳞次栉比的街区。大屏幕上,依次列出中山路片区内太平路、兰州路、黄岛路等24条道路的图片,点开每张图片就会有该条路的详细介绍,“这种形式非常新颖,也很人性化,让我们能直观地了解以前中山路的情况,科技改变生活啊。”门秀山说。
紧邻这个大屏幕,就是一面介绍中山路的海报,“一条被寄予厚望的街道——百年城市化运动的发动机”,中山路的内涵被完美提炼。
据了解,中山路72号、74号青岛商会旧址是典型的德式建筑,始建于1906-1907年,为德国三段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位于原青岛商会旧址一层及负一层,是以中山路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为展陈主线,沿时代顺序分为老街寻踪、红色印迹、商业母脉、文化繁兴、经典建筑、时尚风情六个部分。
2021年7月,启动了对青岛商会旧址的修缮工作。“大量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努力,将城市记忆馆进行修缮。中间我们召集了包括市党史、市档案馆、博物馆等各100位各方面专家参与制作展陈内容,最终形成了几十万字基础资料,并从近万张照片中梳理出了600幅照片,配合实物以及AR、VR等多媒体手法,讲述青岛自1891年建置开始直至2022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为老百姓呈现一个完整的中山路发展史。”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历史研究文宣部部长孙熙宁介绍。
“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展览的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彩多样,它是一册缩影,也是一个见证。青岛建制130多年了,中山路与之同龄。”逛了一圈下来,门秀山触景生情,他说这里连接起中山路的昨天、今天、明天,而思绪也穿越时空,仿佛130多年的云烟在眼前霎那间浮现。回忆起中山路的过去,很亲切,很温馨。“这激发了我们对家乡青岛的热爱之情,增添了我们要把家乡青岛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力量。”门秀山说。
找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楼房
城市记忆馆最为亮眼的部分要属《百年中山路》沉浸式影院了,它利用AR、VR等多媒体手法,展现青岛建置以来,中山路及其周边老城区的肇始、发展以及市民生活、风俗习惯的演变,带给观众极强的沉浸感和场景感。
七分钟的视频有的市民能驻足在视频前连看好几遍。“能看出来这个视频做得非常用心,画面精美、像素极高,完美呈现以前中山路的情景,并且通过第一人称的讲述来介绍中山路变迁,让人轻松接受,相关部门肯定下了不少力气。”已经观看3遍视频的游客李梓说。
“哎呀,我小时候就住在这里啊,就在三楼。”看着《百年中山路》大屏上的出现的劈柴院影像,市民李女士激动地说。她告诉记者,她娘家就住在江宁路34号劈柴院里,她在那里住了近20年。“站在视频前,被眼前的画面完全包裹着,完成沉浸其中,仿佛我们能跟随画面一起动,非常震撼。看着这里楼,就像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一样。”李女士激动地说。
而在《百年中山路》沉浸式影院旁边的经典建筑展前,市民蔡先生和老伴则看得出神。“以前我家就住在这栋楼的4楼,就在这里。”指着墙上一幅“奥托商业楼旧址”的照片蔡先生说。蔡先生介绍,他父亲当时在邮电局工作,这栋楼是邮电局宿舍楼,邮电局就在楼下,这是一栋德式建筑,看着这些照片勾起了自己儿时的回忆,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非常激动。“今天也是专门带着老伴来看看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的场景,这里对我们老青岛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蔡先生说。
中山路全新文化地标
正如展馆中的一句标语所说,1989年开始建设的中山路,是青岛百年城市化运动的发动机、晴雨表和参照系。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由诸多重要事件写就的。重要的历史事件经由时光的考量和文化的选择最终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一座城市永不磨灭的记忆。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全面生动地记录了老一代青岛人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辉煌历史,充分彰显了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孙熙宁介绍,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该建筑时既要秉持能保尽保的原则,还要进行保护性复原,去除不当改变。在没有原始图纸的情况下,施工方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查找资料,反复与老照片比对、建模,最终拿出了修缮方案。在展陈项目的规划中,策展团队对历史资料深入挖掘整理,去芜存菁、芟繁就简,为呈现出一个逻辑严谨、体验多样、绚丽多彩的展览空间做了大量历史资料挖掘工作。
近年来,市南区加大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力度,将其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以建设5A级景区为目标,锲而不舍地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完善提升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导入新业态,让百年老城区增添新动力、焕发新活力。赓续百年文脉,建设中山路城市记忆馆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中山路城市记忆馆是中山路130年来城市回响的地方,也是城市文化展示的平台,也是让广大市民了解中山路发展、青岛城市的发展、青岛文化演绎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孙熙宁说,作为中山路全新的文化地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鲜活样本,中山路城市记忆馆,是城市进步光芒的现实映照,是普通人在城市崛起中巨大贡献的真实写照,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